北京大学智能学科2025年寒假战略研讨会于2月16日上午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召开。来自北大智能学院、人工智能研究院、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及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教工和代表齐聚燕园,总结交流过去一年智能学科的建设成果,规划部署未来一年的工作。会议由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吴玺宏主持。
大会现场
研讨会上,首先进行了学科建设重点工作总结,主要包括教学工作、学生工作、办公室工作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会工作,以及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进展;然后进行了各学科方向工作总结及未来发展规划研讨。
朱松纯院长进行了总结讲话,他强调了学科内部各方向间互通有无的重要性,从科研经费、论文数量、平台建设等多个角度,对学科近年的发展成就予以高度肯定。他特别指出,北大智能学科要打造出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,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奠基性贡献。
朱院长还论证了人才在学科发展、科技进步方面的关键作用,表示应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,培养学生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,给予学生宽广、自由的学术环境。他认为,培养、引进人才不应“唯头衔”,而应让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,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和独特性。
“科技的创新,首先是思想的自给自足。”朱院长指出,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,务必做到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,对西方评价体系祛魅的同时,深度挖掘中国本土的精神内核。他认为,具有中国特色的通用人工智能,必将是与中国人文社科深入结合的“AI+X”。这既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前进方向,也是新文科的发展趋势。
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的交汇点,北大智能学科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;面向智能时代的新风潮,北大智能学科胸怀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理想信念。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引领下,北大智能人将继续坚定有组织科研的总体布局,发扬“两弹一星”的伟大精神,突破框架、勇于创新,为国家培养“通识、通智、通用”的杰出人才,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阵地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北大力量。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(62755617) 反馈意见:its@pku.edu.cn
Copyright 版权所有©北京大学智能学院 All Rrights Reserved.